特色與歷史

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的特色與專長鮮明,即以開放而前瞻的思考追求具標竿性的研究。本所的教師專長非常多元化,因此對學生而言是深具啟發性的學習環境。經由全體師生的努力,流預所在研究上的表現可說相當出色。為了充分發揮本所教師陣容與學生來源上多元的特色,我們儘量把必修學分訂在低限,但是建議選修課程群。為了增加師生在研究上的互動,發行年度成果,將半年或一年期間內師生所發表之論文摘要予以編輯、索引。雖然流預所已稱不上是新所,但是在學術發展上仍有一段路要努力。在教學上,隨著研究生人數的逐步增加,如何保持師生的密切互動是一大考驗。在研究上,隨著人類基因體研究的快速進展,流行病學、生物醫學統計與預防醫學也都不可避免地受到極大的衝擊。在過去幾年內,有愈來愈多的教師把研究觸角指向遺傳方面,但是如何更充分互動並進而掌握一些關鍵議題,將是未來流預所研究發展上的一大考驗。而在研究成果的呈現上,隨著臺灣研究社群的「意識轉化」,相信已跨過了以量評比的階段;如何深化主題以完成具標竿性的研究應是接下來的目標。而就公共衛生角度而言,如何更積極與有效率將研究成果轉化成對相關政策的影響,則是外界更大的期待與壓力。這些都是我們的挑戰,也是願景。

流行病學組的發展方向在於培養社區疾病探查與偵測流行之高級流行病學人才,以探討各種疾病之危險因子與致病機轉,提供民眾預防疾病、促進健康、延年益壽之有效方法。因應流行病學研究之國際競爭趨勢,以及國人疾病型態的消長與變遷,未來的發展重點在流行病學及遺傳流行病學的方法,以及傳染病、精神疾病與慢性病等之流行病學研究。

生物醫學統計與資料科學組的研究與教學宗旨在於訓練學生獲得發展、設計、與執行生物醫學與衛生保健研究所需要的統計學原理、方法、實務、以及和生物醫學相關領域合作研究的經驗。目前的研究重點包括遺傳數據分析、廣義線性模式、因素分析、路徑分析、存活分析、LISREL模式、長期追蹤研究、貝氏分析、臨床試驗、流行病學研究之統計方法、數量模型建構、與傳染病傳播模型等。

預防醫學組的教學內容設計原則在於培育具有預防醫學整體觀念,運用生物醫學統計、流行病學、疾病防治、衛生經濟評估、衛生教育及衛生政策與管理等的理論知識,於研究設計及決策分析上,兼顧理論與實務,共同發展實證預防醫學,以便對社區健康問題進行適當診斷,參與社區公共衛生工作並領導社區預防保健之人才。為此,在未來教學與研究發展上將分為下列方向:

  1. 慢性疾病之預防──探討有關心臟血管病變、糖尿病、肥胖及腦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之致病因素以及如何改變其生活型態以防範此等疾病之發生。
  2. 癌症之篩檢與成本效益、經濟之評估──研究各種癌症篩選方式並就其成本與經濟效益做分析評估。
  3. 社區精神衛生之保健──以社區醫學之觀點,探討如何防範精神疾病之發生並促進社區心理衛生。
  4. 傳染病之監控與防治──培育學生發展具有監控新發生及再度流行之各種傳染病的能力。
  5. 婦幼衛生之促進──探討包括早產兒的發生率的降低、胎兒死亡的預防、新生兒足夠的營養攝取、幼兒期傷害的控制,及殘障的預防。
  6. 慢性病預防政策及管理──培育學生具有發展新預防醫學政策及管理之潛能。